每每發生惡狗嚴重傷人的熱點事件,都足以刺激人們敏感的神經、引發輿論強烈的反應。特別是,一邊是無人管束的大型烈性犬,一邊是年幼柔弱的兩歲小女孩,四川崇州羅威納犬撕咬幼童致重傷一事,將文明養犬規范養犬,甚至該不該允許養犬的爭論,再一次頂上了風口浪尖。
漫長且成熟的馴養利用史,早已證明了狗這種動物與人類日常生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聯。無論是可當大用的軍犬、警犬,還是當成助盲護院的服務犬,還是當成忠誠可信賴的情感伙伴,狗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鮮明角色、起到的獨特作用都是值得稱道,很難被替代的。
狗惹事端狗闖禍,從根子上講,癥結幾乎全都落在狗主人身上?;蚴且恍o良養狗人的溺愛和放縱,或是監管工作中還存在的一些懈怠,造成了狗患問題逐漸成為一個老大難的社會弊病。
消除這種現象,整治這種弊病,說難其實也不難。在如何養狗這個議題上,實際上早已達成最廣泛的社會共識,也形成了最基本的管理機制,可疏漏和困難就在于,這樣的共識有沒有被所有人都遵守,這樣的機制有沒有按照既定設計在順暢運行著?從各地不斷出現的一次又一次狗傷人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出最直接最現實的結論,而且顯而易見,這個結論并不能讓人滿意、讓人安心。
因此,破解狗患困局、消除狗患危害的關鍵,并不是正確認知的匱乏、法規約束的含混、治理體系的缺失。這些必要條件其實早已具備,而之所以狗患不絕,最實質的因素是態度上的不以為然,明知遛狗不拴繩是錯的,卻我行我素;明知偷養禁養犬是錯的,卻明目張膽;明知該擔負起管理職能的,卻放任自流。多方失衡之下,本來能從源頭上治標治本的狗患問題就變成了令人上火也令人頭疼的一大頑疾。
因此除了增強管理工作的責任心之外,全社會能真正做到講文明守文明才是徹底根治狗患的不二圭臬。假如在禁養區域完全沒有禁養的大型犬烈性犬,假如在遛狗時犬只都戴上了繩子和嘴罩,假如狗主人隨身都帶有清理寵物糞便的紙張和工具,那么,相信社會上對養狗的抵觸情緒和厭惡聲音都會大大降低。簡而言之,決不能讓整體的文明秩序與文明理念,為極個別不文明行為導致的消極后果去埋單去受過。
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和主人翁,我們都有義務和責任以文明的準則、文明的姿態、文明的言行來維護好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運轉。所以,營建社會的文明氛圍,不妨從樹立文明養狗的切實觀念、培養文明養狗的日常行為做起。(孟祥龍)